我來自香港,一九七六年我在倫敦讀書。那時我們是自費的,沒有獎學金,也不容易拿到生活補足補助的經費。所以,每當週末,我不得不去唐人街的一家大型中餐廳做兼職服務員,以維持生活和求學的所需。在餐館裡,我與在職的其他服務員和廚師混得很熟,我很了解他們的處境。上世紀七十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來英國,那十年移民特別的多。而移民當中,大多數又是男性,他們來英國打工賺錢,然後寄錢回家養家糊口,因為妻兒家小還都在香港。起初,並不是所有移民都打算留在英國。很多人只是想打工賺錢,待到賺得差不多了,而家裡的環境也變得好了,他們便會返回香港與家人團聚。

那時,我和我的伙伴們,大家都是年輕的學生。我們這些學生和華人社區內的一些活躍人士,常常聚在一起,想方設法去幫助有需要的同胞。幾經風雨,我們終於在唐人街建立了第一家華人諮詢中心。我們在中心舉辦各種活動,例如中秋節和農曆新年慶祝等等。我們租了一個大廳,邀請大家來參加活動,希望通過這些接觸,能大力推廣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對華人社區的認同和關注。漸漸地,通過一番努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的團隊和社區活動,越來越多華人同胞來找我們幫助。於是,為了更好地為華人同胞服務,我們開創了更多的項目來接待來訪的群眾、擴展的服務面。我們先後創辦了婦女組,青年組,老人組等等項目,為各種服務對象提供方便、提供適當的諮詢。我們的諮詢包括如何為孩子們在本地尋求學校,如何申請福利救濟金和公屋住房等等。這些福利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服務為僑們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不少住在倫敦邊遠的小區的人也聞聲前來求助,以便解決他們在住房、教育等方面遇到問題。對於住邊遠城區或城外的人,去一趟唐人街有時也不太方便。於是,我們這個年青的團體合力先後在倫敦的好幾個城區設立了當地的社區中心,其中包括紐咸華人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