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约十二岁半那年来到英国,我想那年是1973 年或74 年。我的父母先来,我和我的姐妹们一年左右之后才来同他们团聚。我父亲本来是一名水手,所以先前他曾经来过英国。但由于他小时候没有太多的机会读书,所以当他离开航海岗位时,在香港一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那时他有一位朋友在英国开了一家餐馆,餐馆就在布莱顿(Brighton)。那人为他提供了一份职位,于是他就来了。香港是当年的英国殖民地,来英打工还算较为容易的。我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到英国的。几年后,母亲也来了。又过了一年左右,我们家所有的孩子都到了英国。
我在香港新界长大,那里的人几乎不讲英语,所以我只懂一些基本的字母,不会说英语。作为一个十二岁多一点的女孩子,初临异境一切对我都很新奇,我面临的困难很多。我还记得,来英之前我对英国毫无了解。听人说英国那边的人是吃甜米饭的,我觉得奇怪。现在我才知道,其实那是布丁(甜米粥)。不过那时我并不知道。可以想象,刚来的时我碰到的困难是何等的多。所以我读书的成绩不好。在学校读书,很多东西我听不明白,有时一个字也听不懂。学校里我没有朋友。庆幸的是,因为我们家租不起独立的房屋,所以要同其他华人合租一个楼房,而这些合租的华人家庭也有很多小朋友,我们这些小孩子因此常有机会在一起。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就不至于太孤独了。而那时我读书的那间学校,里边也只有五六个华裔同学。我们是少数中的少数。
起初,我唯一能用英语讲的就是我的名字,我身上还经常带着一张写着我名字的纸条,需要是拿给对方看。正因为这样,我的纸条也时不时会被人拿来当笑柄。有的人还故意模仿我的口音来作弄我。但最终,我克服了各种困难,我的英语慢慢好起来,我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那时我一直住在北伦敦,直到完成 O-Level 考试之后。然后我去国王十字区(Kingscross)的金斯威学院(Kingsway) 读书。我在那里读两年 O-Level 和两年A-Level。所以总共在那里读了四年书。中学毕业后,我升学到米德尔塞克斯理工学院(Middlesex)学习商业课程。不过我还是中途退学了,因我知道自己不是个有做买卖头脑的人。我读商科,只是母亲的建议,而我自己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我想学点什么。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唐人街的咨询中心主管妇女方面的工作。我在那里做了好几年。后来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帮助成立了纽咸华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