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越南海防市。我在那裡上學並在那里長大。後來我在一所小學當老師。一九七零年末,越南政府將那裡的華人驅逐出境。一九七八年我到香港。一九八零年,在相關難民部們的安置下,我來到英國。
由於不會說英語,來英後我無法找到工作,而且這些年來一直如此。然而,我也一直在東倫敦的華人社區中心做一些志願工作,盡我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方面,我盡力而為,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是難民,我知道身在難處時的滋味。我本身也經過類似的磨難。那種經歷是可怕的。當你乘坐的木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顛簸時,你根本無法知道等待你的是怎樣的結局。說不定你會葬身魚肚。所以你會為能夠在的厄境中生存下來而感到萬幸。
我現在的鄰居對我很友好,我們周邊的街道安靜而平和。早上出門,你會在路上碰到媽媽們送孩子上學;下午,你又會碰見她們將孩子接回家,那是多麼溫馨的景象!有時,我也去公園散散步,或上超市購物。路人相互碰見都相互問好。附近不少人是來自東歐的新移民。每當見面時,大家都會說聲“你好”或“早安”。此前鄰居中還有一位英國老太太,她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她是一位善良的老人。
假如我們還在越南的話,我的孩子就不可能看到西方的世界、西方的生活方式、西方的科學等。在西方,孩子們可以目睹和親身體驗許多新鮮的事物。如今,我把孩子帶到這裡來,他們才有機會看到西方文明和先進、西方社會的發展、西方的文化和社會面貌、人們所享受的福利等。他們能看到很多東西。但假若我們還在越南,他們永遠無法看到這種景象和學到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