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香港,一九七六年我在伦敦读书。那时我们是自费的,没有奖学金,也不容易拿到生活补足补助的经费。所以,每当周末,我不得不去唐人街的一家大型中餐厅做兼职服务员,以维持生活和求学的所需。在餐馆里,我与在职的其他服务员和厨师混得很熟,我很了解他们的处境。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来英国,那十年移民特别的多。而移民当中,大多数又是男性,他们来英国打工赚钱,然后寄钱回家养家糊口,因为妻儿家小还都在香港。起初,并不是所有移民都打算留在英国。很多人只是想打工赚钱,待到赚得差不多了,而家里的环境也变得好了,他们便会返回香港与家人团聚。
那时,我和我的伙伴们,大家都是年轻的学生。我们这些学生和华人社区内的一些活跃人士,常常聚在一起,想方设法去帮助有需要的同胞。几经风雨,我们终于在唐人街建立了第一家华人咨询中心。我们在中心举办各种活动,例如中秋节和农历新年庆祝等等。我们租了一个大厅,邀请大家来参加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接触,能大力推广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对华人社区的认同和关注。渐渐地,通过一番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和社区活动,越来越多华人同胞来找我们帮助。于是,为了更好地为华人同胞服务,我们开创了更多的项目来接待来访的群众、扩展的服务面。我们先后创办了妇女组,青年组,老人组等等项目,为各种服务对象提供方便、提供适当的咨询。我们的咨询包括如何为孩子们在本地寻求学校,如何申请福利救济金和公屋住房等等。这些福利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为侨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不少住在伦敦边远的小区的人也闻声前来求助,以便解决他们在住房、教育等方面遇到问题。对于住边远城区或城外的人,去一趟唐人街有时也不太方便。于是,我们这个年青的团体合力先后在伦敦的好几个城区设立了当地的社区中心,其中包括纽咸华人协会。